新闻动态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公司新闻

鼎盛注册平台中国发明了瓷器但最好的瓷器品牌却在欧洲和日本

作者:小编 发布时间:2024-07-07 16:13:28 浏览:

  

鼎盛注册平台中国发明了瓷器但最好的瓷器品牌却在欧洲和日本

  瓷器是中国的伟大发明,商朝中期就已出现早期瓷器的雏形。东汉后青瓷大行其道,技术实现飞跃。南北朝时开始出现白釉瓷器,隋唐时愈发成熟。宋代名瓷名窑遍布大江南北,汝窑、官窑、哥窑、钧窑和定窑并称为宋代五大名窑。元代时,景德镇青花瓷成为瓷器代表,长盛不衰。

  大航海时代后,中国瓷器风靡欧洲,成为各国王室贵族争相收藏的顶级奢侈品。在英文里,中国和瓷器都是China,可见瓷器影响之大。

  瓷器令欧洲人着魔,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欧洲人都无法探知瓷器制法,中国牢牢把控着瓷器的知识产权。直到18世纪,欧洲人才开始制造瓷器。

  但你可知道,如今世界上最顶级的瓷器品牌,不是来自欧美就是来自日本,整个高端瓷器和艺术瓷器市场都被欧洲和日本垄断?至于中国瓷器,那是廉价代表,仅仅靠数量取胜,在低端日用品市场挣扎,最好的也不过是给国外品牌的低端产品做做代工。至于工业用特种陶瓷(如精细陶瓷和多孔陶瓷),中国也全面落后。

  中国瓷器的衰落大致从明清开始。与此同时,中国也渐渐落后于世界文明。所以,有人认为中国瓷器甚至是一种无奈的象征,它意味着西方文明的兴起。

  时至今日,欧美已经垄断了世界上90%的高端瓷器市场份额,剩下份额则属于日本和韩国。

  说起欧洲人制瓷,网上一直流传一个说法:欧洲人费尽心思,花了三百年时间,偷走了中国制瓷技术。其实近几十年来,各种领域都流传过类似说法,茶叶就是一例。求本溯源,这些说法虽有来由,但也存在虚构、捏造和过分夸大,甚至是虚妄的意淫,是一种落后状态下不知反思反找借口的思维。

  欧洲人想学中国的制瓷技术,这是事实,也确曾有人来偷师。但欧洲瓷器的崛起,绝不仅仅是偷来的产物,而是欧洲科技飞跃的产物。

  我们都知道,古代中国一向重玄学多于科学。或者说,中国哲学就是玄学,不注重逻辑,并不存在促进科学发展的土壤。相比之下,西方哲学更看重理性思辨,因此也容易引导科学。古代中国在大多数时间里喜欢以所谓仁和孝衡量人才,实则热衷权谋,从来都没有给科学提供什么发展空间。即使偶有闪光者,在那个时代也被严重边缘化,甚至为世所不容。

  至于各种科学发明,其实多半经不起推敲。司南和地动仪都属于典型的造假案例。瓷器也一样,它甚至暴露了中国古代工业的最大缺陷——重经验重感觉,却不注重科学实验分析。

  西方瓷器的崛起,恰恰在于理性的科学实验和成分分析,从而形成了标准化制作方法,保持了稳定质量。相比之下,中国制瓷工艺的传承基本靠经验,像极了烹饪的“盐少许”、“酱油少许”,有时能烧出好东西,有时就烧出垃圾,根本无法确保质量。

  中国瓷器传入欧洲后,曾让欧洲为之疯狂。18世纪初,欧洲从中国大量进口瓷器,以至于国库空虚,甚至有人为此提出中国货。而在此之前,对中国瓷器的仿制早已展开。

  尤其是大名鼎鼎的意大利美第奇家族,这个当时世界上最富有的家族之一,早在16世纪中后期,就在掌舵人法兰西斯科的主持下,在佛罗伦萨的鲍博利公园建窑,开始试验模仿中国瓷器。美第奇家族的仿制品已经具有相当水准,但由于试验过程繁复、财力耗费巨大,在法兰西斯科于1587年去世后,美第奇家族停止了陶瓷的试验和生产。

  此后,众多欧洲国家纷纷跟上,开始模仿制瓷。17世纪,中国正值晚明和清初,时局动荡,瓷器出口锐减。首先抓住机会的是荷兰人,代尔夫特出产的青花瓷完全模仿中国瓷器,大受青睐。

  但真正让欧洲瓷器走入“自主研发”并形成自身风格、质量也有保证的当属德国人。如今享誉世界的迈森瓷器,就在那时诞生。

  迈森是德国东部小城,距离萨克森公国首府德累斯顿仅仅20公里。萨克森是一个神奇的公国,本以矿产丰富着称的它,居然摊上了开明且热衷艺术的君王,一举成为欧洲文化艺术之都,在音乐、文学、建筑等诸多领域留下了辉煌印记。瓷器也是如此,炼金术士波特格尔歪打正着,造出了真正的硬质瓷,使得迈森瓷器抢占欧洲市场。

  英国人也在工业革命中对瓷器进行了改造,并率先在制瓷领域引入了机械化技术,从而促进了瓷器工业的大发展。19世纪起,机械化生产的瓷器出现,标志着世界陶瓷产业的飞跃,但这一飞跃,恰恰也是对中国制瓷业的一次致命打击。

  目前世界上的顶级瓷器品牌不少,最出名的当属1710年成立的迈森瓷器,甚至有“瓷器界劳斯莱斯”的称号。

  迈森的厉害之处在于德国人的严谨。尽管经历过一战和二战的沧桑,迈森瓷器仍然保存着开办以来每一件产品的模具,目前共计17.5万个。换言之,迈森瓷器随时都可以生产出与两三百年前一模一样的产品。

  参观迈森瓷器博物馆,你就能明白德国人为何如此强大。迈森瓷器绝不仅仅是一家工厂、一个企业,更是德国陶瓷文化的记录者。

  如今,迈森瓷器的每件成品都要经历八十多道工序手工制作,每位工匠都有数十年的技术经验。更重要的是,迈森的工匠绝不仅仅是简单的技术人员,他们的艺术熏陶从不间断,拥有独到眼光和创意。迈森瓷器也从不会盲目扩产、到处设厂,坚持走精细化路线。

  也正因此,以交叉的蓝色双剑为LOGO的迈森瓷器成为了线万人民币)的高价,拍出一对制作于1730年前后的白鹭瓷塑。作为奢侈品,迈森备受皇室和富人青睐,有数据显示,近几十年来,迈森瓷器的升值空间大于黄金、股票和房地产。

  另一个著名品牌来自丹麦。1775年,丹麦皇室为了制作皇室用品及外交礼品,建立了一家御用瓷厂——皇家哥本哈根,这也是一家至今仍保持手工绘制传统的瓷器工厂。在1868年之前,皇家哥本哈根都是丹麦皇室控制,之后改由私人经营。

  皇家哥本哈根最经典的作品就是“丹麦之花”系列。线 年,丹麦王储弗雷德里克为了向他爱慕的女皇表达心意,委托皇家哥本哈根打造一套精美瓷器作为礼物。这套名为“丹麦之花”的餐瓷系列共有1802件,瓷器的图案涵盖了3240种植物。

  当时欧洲的博物学极其发达,各种动植物科学画十分畅销,“丹麦之花”系列就顺应了博物流。当时的皇家哥本哈根首席画师从《丹麦植物图鉴》中选择了最优美的1000种花卉图案,手绘于瓷盘上。这套多达1802件的手绘名瓷历时12年才完成,如今仍有1500 件收藏于丹麦博物馆中,为丹麦女王所有。

  1863年,丹麦公主亚力山卓嫁给威尔士王子,皇家哥本哈根再度制作“丹麦之花”。如今,丹麦之花系列仍被仿制,也是非常昂贵的系列,其中最便宜的咖啡杯也要两万多元人民币。

  当然,皇家哥本哈根也有平民化产品。1908年开始,它每年都会创作大众化的年度纪念盘,每年仅限一张,采用传统手工制作。每年的纪念盘生产到一定数量后,就会将模具销毁。这些年来,年度纪念盘的设计更加要经过票选。从收藏角度来说,皇家哥本哈根的瓷器升值潜力也相当之大。

  与景德镇一样,欧洲许多名瓷产地都是小城镇。迈森如此,匈牙利海兰德同样如此。1826年,匈牙利人文斯在小村庄海兰德开办了陶瓷工厂,工厂就以小村的名字来命名。目前的海兰德仍然采用传统手工艺方法,利用手工成形和上漆。海兰德的一大卖点是很多产品都有数量和年份限制,因此在收藏界名气极大,升值潜力巨大。

  所谓瓷器,可不仅仅只是花瓶和杯碟碗之类,瓷偶也是一大类别,而且还是人们最喜欢收藏的瓷器。在欧洲常常可见瓷偶,最出名的当属西班牙的雅致。

  雅致算是西班牙最知名的奢侈品品牌之一,1953年由三兄弟在西班牙南部的家中创建,以精致瓷偶著称。它的产品多是限量版,收藏价值极高,零售价以几百欧元起鼎盛注册平台,不乏上百万元一件的奢侈品。

  前文提到的荷兰小城代尔夫特,时至今日仍享誉世界。17世纪,中国青花瓷风靡欧洲,代尔夫特第一个打造出了优秀的仿制品,也因此成为欧洲瓷器业的一大先驱。那时,小小的代尔夫特最多曾拥有三十多家陶瓷工厂,现在则仅存皇家代尔夫特蓝瓷工厂,“代尔夫特蓝陶”则成为当地最著名的奢侈品品牌。

  最可惜的当属创建于1759年的英国品牌韦奇伍德。这个曾经的世界顶级品牌,不但名气大,还有一箩筐故事,堪称传奇。

  18世纪后期,英国有个民间科学社团,叫做月光社。之所以有此名,是因为当年没有路灯,社团成员晚上要聚会,总选月圆之时。这个社团的成员不乏大名人,比如发明家伊拉斯谟斯·达尔文,也就是写下《物种起源》的查尔斯·达尔文的祖父,蒸汽机之父詹姆斯·瓦特,化学家约瑟夫·普利斯特利等。其中还有一位地质和矿物学家韦奇伍德。

  这位韦奇伍德1730年出生,9岁开始就跟着兄长在父亲遗留下来的家庭作坊里制陶。1759年,他开办了自己的陶瓷工厂,以韦奇伍德为品牌名。

  1775年,韦奇伍德发明了碧玉细炻器。这是一种白色、无光、未上釉的炻器,成为永恒经典。

  1781年,瓦特造出了蒸汽机,名垂于史。之后,韦奇伍徳在英国找到了制瓷的关键材料——高岭土。他没有走欧洲大陆国家的制瓷路子,而是创造性地决定引入蒸汽机。这其实是蒸汽机大规模使用的第一个领域,也使得制瓷业进入了工业化时代。工业化带来的好处显而易见,效率大大提高,而且不同批次的瓷器质量稳定,粘土的研磨和陶坯的制作等繁杂工序都被机器取代,产品的数量和质量达到了平衡,不再出现以往必须舍弃一方的情况。进入19世纪,英国人只需1先令就能买到一件高品质瓷器,而在那之前,同样品质的瓷器只有王室和贵族才可能拥有。瓷器的普及也改变了欧洲人的饮食习惯,分盘用餐从那时开始,因为寻常百姓也能买得起多套瓷器餐具。

  当然,韦奇伍德主打的还是上流社会。凭借在王室、贵族和新兴富豪群体中的口碑,韦奇伍德瓷器迅速打开欧洲乃至世界市场。到1783年,韦奇伍德的出口量已占总销量的80%。1792年,因为韦奇伍德瓷器的畅销,英国东印度公司干脆停止购买中国瓷器。

  为了便于原料和成品的运输,老韦奇伍德还投资参与修凿运河和公路。他还为工人购买医疗保险,在当时极为罕见。

  韦奇伍德的发展史上,创举还有很多。1812年,他们制造了英国最早的骨质瓷器。骨质瓷器是欧洲人的创造,这种加入动物骨粉的瓷器更为结实,也更薄,甚至可以做到半透明的形态。令人惊叹的是,1988年9月,韦奇伍德在一次产品展示中,以4只骨瓷咖啡杯平稳撑起了一辆重达15吨的载重卡车。

  早在19世纪,韦奇伍德就已在伦敦、巴黎等市中心开设展厅,就像现在的品牌店一样展示新产品,改变以往单纯在工厂接受订单,照单加工的模式。

  不过,后来的韦奇伍德渐失魅力,在2008年金融危机时更是风雨飘摇。2009年1月1日,这个曾经的经典品牌轰然倒塌,宣布破产,英国人以“国难”形容这一事件。此后的韦奇伍德被收购重组,工厂搬到印尼。除了少量高端还在英国生产外,你现在在市面上能见到的绝大多数韦奇伍德产品,其实都是印尼和泰国生产。尽管产品还颇受欢迎,尤其是在中国市场吃得开,但对于英国人来说,早已是永远的痛。

  再来说说日本,明末战乱使得中国瓷器出口锐减,当时的荷兰东印度公司就转向日本。那时的日本已经找到了高岭土,并模仿中国式的制作工序,达到了欧洲人的要求。更重要的是,日本很快就创新发明了赤绘瓷器,风靡欧洲。

  日本瓷器如今在世界上的口碑也相当之高,实用性和美观并重,外加独特的“配套”意识。对器物之美十分看重的日本人,在瓷器的配套上十分讲究,比如分单客用、双客用和多客用,品种和色彩的搭配也极具美感。

  目前日本最顶尖的骨瓷品牌应该算是鸣海瓷器。这个1938年诞生的品牌以餐具著称,是日本第二家成功生产骨质瓷器餐具的制造商,也是目前日本第二大餐具生产厂家和供应商,产品被四季、柏悦、丽兹·卡尔顿和香格里拉等顶级酒店采用。鸣海的最大特点是骨粉含量高达47%,所以胎质细腻洁白、轻薄通透。

  创建于1908年的日光品牌的骨粉含量更是高达50%,也是日本最顶尖的瓷器品牌。它的杯碟设计充满日本韵味,与鸣海的“日式风格西餐餐具”是不同路子。

  另一个著名品牌诺丽太克以经典白瓷著称。为了避免单纯白色的单调,诺丽太克会设计各种镂空图案。在硬且脆的白瓷上做镂空图案,技术是极大难题。

  日本瓷器在餐具领域十分厉害,目前占据了欧美高端餐具市场的五成以上。虽然不是动辄天价的奢侈品,但日本瓷器品牌的魅力恰恰在此,它是普通人买得起的优秀瓷器,并且可以切实提高生活品质。

  中国瓷器的彻底没落是在清代。西方人评价清代瓷器:有粗有细,质量不均,绘画潦草,青花颜色差劲,釉质白中闪青。

  但中国瓷器的没落,或许与某个具体的朝代无关,而是一种必然趋势。不仅仅是瓷器,中国古代文化似乎一直在走下坡路。在欧洲和日本都没有瓷器的年代,中国瓷器一枝独秀,但当人家都拥有了之后,没有进步的中国瓷器就再也无法进入世界一流行列。

  这跟经验主义有关。中国是一个特别强调尊老的社会,为什么要尊老?因为在生产力低下、知识贫瘠的年代,老人的经验无比重要。生活如此,手工业也如此。而且,正如本文开头所说,中国哲学的玄学化使之无法给科学提供足够的发展空间,人类文明越演进,这个缺陷就越明显。

  相比之下,欧洲人制瓷虽晚,却早早引入了长期的科学实验和材料分析,彻底了解了科学原理。

  而且,陶瓷绝不仅仅是我们所理解的生活用品或艺术品。在技术革命的推动下,日本、美国和欧洲都在特种陶瓷领域有所建树,影响了现代工业进程。在这个领域,中国更是后来者。目前来说,核心技术仍然掌握在老外手里,中国仍以代工为主。

  数据足以说明一切。目前,中国出口日用陶瓷平均单件换汇仅为0.32美元,远远低于世界平均单件出口价格0.87美元的水平,为英国、日本的1/7,法国的1/3。至于国内中高端市场,基本被国外品牌垄断。

  但与此同时,中国的陶瓷大师简直多如牛毛,个个都有卖出天价的作品。一个陶瓷产地拥有多少“大师”,甚至成了政府的政绩工程之一。有大师却没有名牌,也算是中国陶瓷业的一大怪。就是这种“怪”,隐含着中国陶瓷业落后的奥秘。


 

Copyright © 2012-2024 鼎盛注册平台-鼎盛注册平台官方版V7.9.35-XDA手机站 版权所有  备案号:湘ICP备2023000761号-1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