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公司新闻

绝迹大球泥 旷世珍藏瓷鼎盛注册平台

作者:小编 发布时间:2024-06-13 16:32:36 浏览:

  

绝迹大球泥 旷世珍藏瓷鼎盛注册平台

  瓷器是中国这个古老国度一个充满文化想象力的符号。作为与江西景德镇、福建德化齐名的中国古代三大“瓷都”之一,湖南醴陵制瓷历史可上溯到东汉,并以其独特的“釉下五彩”工艺享誉海内外。在建国后很长一段时期内,醴陵都担负着为国家领导人及中央机关专制瓷器的任务,其中1974年为主席专门定制的生活用瓷更是精品中的精品,在收藏界被称为“主席瓷”或“毛瓷”。

  业内都知晓,“毛瓷”的诞生除了醴陵釉下五彩瓷的精湛工艺外,还在于其至关重要的核心材料——有“泥黄金”之称的大球泥。

  位于省会长沙的湖南大球泥瓷艺有限公司,就是以大球泥的研发及利用、高端艺术瓷创作及营销等为主的专业陶瓷文化公司,其核心竞争力是仅存于世的上百吨极品制瓷原料大球泥。从2012年成立至今,该公司以高端艺术市场的需求为目标,推出一批批可媲美“毛瓷”的高端精品艺术瓷,再现湘瓷精品的璀璨光芒。

  大球泥系伟晶岩风化的残余物,矿石名为高岭土。它不是处在地层表面,而是深藏在湖南原怀化、黔阳和溆浦三县交界的雪峰山脉的岩石层下,由若干万年前古代火山爆发出的花岗岩体分化而成为球状体。

  大球泥最早显露于世是上世纪四十年代中期。当时,雪峰山战役中,部队为阻击日本侵略者攻占芷江机场,在雪峰山修筑了坚固的工事,建造了曲折蜿蜒数十公里的战壕。这也让原本长期隐藏在雪峰山脉岩石层下、过着地下生活的“大球泥”露出真容。

  上世纪五十年代,地质工作者在雪峰山脉再次发现“大球泥”,并尝试将其用于制作瓷器。技术人员反复试验后,终于研制出了合理配方,成功的将大球泥作为主要原料应用到制瓷上。由于大球泥粘度好、质地白,所以用它烧制的瓷器釉面温和润泽、画面清新雅丽、富有水分感,给人一种看得见摸不着,美中藏秀,艳而不俗,淡而有神的艺术效果。

  大球泥通体耀眼雪白,皆成蜂窝状分布,状如鸡鸭孵蛋,直径一般在10-20厘米,一个一个紧密地聚集于一个框状的矿体中,故被人称之为“大球泥”,是世上极为稀有的非金属矿石。

  对于大球泥的形成,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主席团成员、中南大学教授何继善介绍说,大球泥呈球状分布,其形成一个是与伟晶岩有关,一个是要具备风化的地质条件。太过了,就风化成散状高岭土了,如果风化不足就是长石了。由于苛刻的地质条件,所以不太容易形成大球泥。“我们找过类似的矿,但找到的品质都没有大球泥那么好。”

  更为稀奇的是,每个大球泥中心都有一个内核,杂质聚集中间,四周通体雪白,需去掉内核方能制瓷。

  对内核的形成原因,地矿专家都很费解,至今仍未解密。湖南省地质研究所原总工程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童潜明曾表示,花岗岩中的长石风化而成高岭土,而为何其他矿物消失不见,从外到内凝成球状形成大球泥?大球泥除了矿物之外还有许多不可知的微量元素……这诸多奥秘都彰显着大球泥的独特神奇。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湖南醴陵使用大球泥为原料制作的“国宴瓷”和“毛瓷”,将大球泥优于其他高岭土的特性发挥到了极致。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中国陶瓷行业终身成就奖得主张守智曾这样评价用大球泥做出的陶瓷艺术品:用大球泥做出来的陶瓷艺术品,给人以美的享受,特别是“国宴瓷”和“毛瓷”制作上的应用,更是将其无与伦比的优越性发挥到了极致,风靡国内外。可以说,没有大球泥就没有醴陵“毛瓷”。

  其实,早在1958年,大球泥就与“毛瓷”结缘。当年4月,湖南省陶瓷研究所和群力瓷厂,以大球泥为主体,结合长石、石英做成的胚体,试制成功了“胜利杯”供主席专用,也由此开启了醴陵瓷业的新篇章。

  1964年,醴陵瓷厂接受了建国15周年国宴瓷的任务,开始真正开发利用大球泥。湖南省陶瓷研究所原所长李维善撰文回忆:“1963年12月上旬,我在北京得到任务后,回长沙向时任湖南省委书记张平化报告,书记十分高兴,并强调道:一定要把最好的瓷泥原料用上。我回答:最好的瓷泥原料在洪江,但由于送样来研究所化验才发现不久,没来得及去矿地探看。张平化书记了解后,随即派车随我出发前往雪峰山,在洪江瓷厂时任厂长朱国雄的帮助下,顺利取得了大球泥。”

  李维善回来后,迅速改变配方,经过大半年的紧张生产,最后国宴用瓷共计57个花色品种20余万件瓷器于1964年8月胜利完成,并全部送到人民大会堂,为建国15周年献礼。大球泥就此成为之后国家用瓷、国家礼品瓷、毛主席生活用瓷的“材料”。

  1974年10月13日,主席再一次回到故乡湖南,在省委接待处九所的六号楼住了114天,是他历次返乡住得最久的一次。当时年已耄耋的毛主席,手有些抖,已不适合再拿重物。时任湖南省委接待处处长的萧根如,基于对毛主席的关心与爱护,提议让醴陵重新烧制一批轻巧的瓷器。

  为了完成这批最高规格的瓷器制作,从设计到选材配方、颜料配制、入窑烧制,各个环节都有专家与领导严格把关。选用何种原料才能让瓷器的质量、白度、透度和美观达到极限,成了当时最大的问题。

  通过层层筛选和试制,参与“毛瓷”制作的工程师们一致认为大球泥是最好的制瓷原料。当时湖南省轻工业厅的领导也一致认同这一看法。基于此,萧根如与制瓷团队一起去到了雪峰山,将两百余吨大球泥运回醴陵,经技术人员反复研究、配比、生产,经过一个多月的试制,“毛瓷”终于烧制成功。

  萧根如最后从烧制成功的上万件成品中精选了上乘佳品40件瓷具带走。这批瓷器也一直伴随在毛主席身边鼎盛注册平台。由于其特殊的政治意义,这之后,醴陵再也没有生产制作主席瓷,1974年的“毛瓷”既是精品,也成了绝品。

  从上世纪五十年代被发现到七十年代末,仅仅三十年时间,出土区区两千多吨,随着为制作“国宴瓷”、“毛瓷”、“出口瓷”而被奢侈利用,大球泥也随着“毛瓷”制作的结束而矿源绝迹。

  中国权威机构的资料记载,像这种制瓷的上等泥料,世界上能与之相比的另一个矿源在英国,曾造就该国一个陶瓷鼎盛时期,但矿源早在二战时期就已绝迹。从上世纪七十年代雪峰山脉的大球泥开采完后,这种特殊品质的高岭土至今还未在中国发现第二处。即使在中国的陶瓷历史上,也没有出现过能跟大球泥相媲美的陶瓷原料。

  认识到大球泥的价值后,近十几年里,景德镇、上海、北京等各地的商人曾怀揣淘泥的发财梦重返雪峰山,却一次次无功而返。种种迹象表明,大球泥矿或已绝迹。如今存世的也仅仅是三十年前挖掘资源中零星珍藏下来的了。这批珍稀的“泥黄金”如今大部分都在湖南大球泥瓷艺有限公司名下。

  大球泥瓷艺董事长滕召华是“淘泥”大队中的最后一个幸运儿。他原本只是个做竹模板和钢模板生产企业的老板,跟当下的事业可谓是八竿子打不着。数年前,出于一种偶然或是一时兴起,他买了几只醴陵釉下五彩瓷的瓶子,收藏过程中,随着投入感情的加深及行家朋友的介绍,滕召华逐渐加深了对醴陵瓷的了解,知道了“毛瓷”,也了解到原料中一种最为稀缺宝贵的资源——大球泥。

  无心插柳柳成荫,这位土生土长的洪江人,曾任职当地大型国企董事长多年,有着丰厚的人脉资源,对当年轰动一时的大球泥及其事后去向一直都有所了解,他利用自身的信息资源与人脉关系,花了将近8年的时间投入近亿元将原国有瓷厂仅存的和散落民间的大球泥最终收集到了手中,进行了抢救性保护,而这百余吨大球泥大概也是世界上最后的存留。

  在大多数人眼里,这百余吨介于石头和泥之间的东西实在不值得滕召华花那么多时间和金钱。可他却说,任何事业,起步之初总会遭遇误解,自己要做个筑梦人,筑建、守护有关美、有关民族品牌的梦想。

  为了让这批不可再生资源更好地展现其价值,滕召华在2012年成立了湖南大球泥瓷艺有限公司,专门研究、开发、利用、生产高端艺术收藏瓷。“大球泥已绝迹于世,我们要审慎动用。”滕召华说,即使每年只用一、两吨大球泥,这批“泥黄金”也只够用五、六十年。

  收集到散落民间的大球泥后,滕召华并没有立即就使用它,而是用两年的时间请上海、山东、江西、湖南等地的国家陶瓷原料检测机构对大球泥的多项理化指标进行了系统的化验、检测、分析。研究表明,大球泥各种化学成分最佳,物理特性最优,并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是全世界目前发现的最佳制瓷原料。

  为更好地发挥利用大球泥的价值,弘扬国瓷文化和湖湘文化,大球泥瓷艺成立之初,滕召华便走访了中国顶级的陶瓷材料专家、艺术大师、陶瓷手工艺人、瓷艺企业家及了解大球泥的相关人士,如张守智、吕晓庄、李人中、陈海波等近百人;到上海、北京、景德镇、醴陵、宜兴等中国陶瓷地实地考察,并远渡海外,结合欧洲陶瓷业优势,以求取长补短。

  中国陶瓷艺术大师唐锡怀认为,作为一种高性能的泥土,成为“毛瓷”专用材料而载入史册的大球泥由于存量少,更适合做珍品艺术瓷。要充分利用其它材质与大球泥配合,减少其用量,使大球泥的使用寿命更长。这也是当下大球泥最为保险而有效的合理应用。

  正因如此,大球泥瓷艺邀请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和陶瓷艺术大师及材料学专家对大球泥进行深度研究,历经两年时间,通过上百次的配方试验,终于解决了大球泥烧制釉下五彩艺术瓷的一系列技术难题,烧制出了能与当年“国宴瓷”、“毛瓷”相媲美的陶瓷艺术珍品。

  在传统工艺基础上,大球泥瓷艺大胆开拓求新,将醴陵的高温釉下五彩工艺与景德镇的青花工艺、德化的瓷雕工艺、宜兴紫砂壶的器型设计、台湾珐琅彩工艺等创造性地结合,发明了大球泥瓷独有的烧制技艺。

  “衡量一件精美瓷器有四个标准,瓷质、器型、画面和画画的人。而在瓷质这一点上,大球泥瓷可以说已经达到了极致。”滕召华说,与其他瓷器追求的薄和透不一样,大球泥瓷以厚重来展现它的完美瓷质。普通的瓷器,如果过于厚重就不会通透且会泛黄,这是因为三氧化二铁含量高和氧化铝含量少的缘故。大球泥所含三氧化二铁极少而氧化铝含量很高,因而所制瓷器通透而泛青,仿佛有生命力一样。

  为了追求器型和画面的完美,滕召华奔赴各地邀请顶级大师设计,经名家彩绘和资深烧窑工烧制,希望创造出可以传世的大球泥瓷艺术珍品。

  2013年8月,主席诞辰120周年前夕,大球泥瓷灵魂之作——《主席浮雕瓷像》惊艳问世,引导了瓷艺史上的一次革命。业内人士认为,这款作品将张松鹤先生的毛主席浮雕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醴陵釉下五彩瓷烧制技艺和当年制作主席生活用瓷的稀有原料“大球泥”,三者完美结合到一起,极具艺术价值、欣赏价值和收藏价值。

  随后,大球泥瓷艺技术团队又不断攻克难题,运用素烧和釉烧相结合的办法,以大球泥为原料,成功烧制出直径为3.5厘米的微浮雕章。湖南瓷器收藏家王虎纯看过后说:“釉烧技术让像章整体洁白透亮,温润如玉;素烧技术则让主席头像浮雕轮廓清晰、面部表情生动,充分表达了浮雕瓷器的精美,也充分展示出了主席的伟人风范。”

  大球泥制瓷原料十分柔软没有站劲,且密度很大不易干透,既不适应做大件也不好做瓷雕像。大球泥瓷艺克服重重困难,终于在2014年5月烧制出了第一尊《释迦牟尼佛瓷塑像》,并赠送给了台湾的星云大师。该塑像以台湾佛光山佛陀纪念馆中释迦牟尼佛像为原型,吸收中国传统佛像塑像优点,并结合陶瓷雕塑艺术的特性,由一位国家级大师和一位省级大师联袂创作。玲珑剔透、洁白如玉的释迦牟尼佛,跏趺端坐,面庞丰满,鼻准方直,大眼细长,嘴角微微上扬,双耳垂肩,顶饰螺发,身披袈裟,神态威严,充分显示了佛祖庄严肃穆,慈悲为怀,普度众生的博大情怀。同时这也是一件十分完美的雕塑艺术作品,打破了大球泥不能做高温瓷雕的传言!

  近年来,大球泥瓷艺出品的高端艺术瓷受到许多收藏者的追捧,仿制和假冒也不期而至。

  “如果要使大球泥瓷成为代表中国文化在世界亮相的名片,就必须打击假冒伪劣产品,否则将影响到大球泥瓷乃至中国瓷器的整体形象。”滕召华对于打击假冒伪劣产品的态度非常坚决,他甚至在媒体上公开发表律师声明函,要求假冒大球泥原料或大球泥瓷的制作者、销售者、使用者和传播者停止侵权行为,同时表示将对盗版和使用盗版的行为依法追究侵权责任,并通过新闻媒体披露侵权事实。

  但打假还须自身硬。为保证大球泥瓷制品的产品质量,规范行业管理,大球泥瓷艺先后参与起草了《大球泥》及《大球泥瓷》企业标准。前者适用于由高岭石、多水高岭石等为主要矿物组成,呈球状构造,用来制造毛瓷、高级日用细瓷和高档艺术陶瓷的大球泥产品;后者适用于主要原材料为大球泥的高端日用瓷及陈设艺术瓷制品的生产、检验和销售。

  《大球泥瓷》地方标准作为中国第一部高端艺术瓷的地方标准已于2015年底正式发布实施,目前公司正在申报《大球泥瓷》的国家标准。大球泥瓷的行业生产也因此进入了标准化、规范化的新时代。

  “湖南现在缺少叫得响的世界级陶瓷品牌,而‘大球泥瓷’可以填补这个空白。”滕召华认为,目前,陶瓷界的烧瓷技术和制瓷大师逐渐趋于同一起跑线,今后取决瓷器品质的关键因素将是原料,而这恰恰是大球泥无与伦比的优势。他希望大球泥瓷艺能够在将来成为湖南乃至中国陶瓷企业的标杆,并通过政府引导,推动其他企业自觉提升自身技术,把湘瓷做得尽善尽美,打造湘瓷国际品牌,再现“毛瓷”辉煌。

  当然,大球泥的应用不仅仅在于制瓷,有专家表示,大球泥的潜力超乎想象,可在多种领域加以开发利用。清华大学材料专家吕晓庄教授就认为,大球泥这种高端材料,既可在传统的釉下五彩瓷等高端陶瓷领域发扬光大,还可在医学、生物、航空等新技术领域中加以开发利用,进一步挖掘它在其他领域的潜在价值。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南大学教授邱冠周也表示,可以考虑与做材料研究的专门机构合作,做一个关于大球泥的课题研究,深度挖掘其价值所在。

  “大球泥是天然的,而且是绝迹的,它的存世具体数量我不知晓,但可以肯定,我所收藏的这100余吨已是大多数。”滕召华说,大球泥不仅是湖南的特色宝藏,更是中国的稀珍矿石。他们将筹建大球泥瓷的艺术博物馆,让更多的人都能品鉴到高贵典雅的绝世艺术陶瓷;并着手创立“大球泥瓷研究应用推广中心”,让大球泥不仅为其公司所用,还为湖南艺术陶瓷企业所用,带动和提升湘瓷艺术价值,打造中国第一艺术陶瓷品牌,成为中国艺术瓷走向世界的一张文化名片。


 

Copyright © 2012-2024 鼎盛注册平台-鼎盛注册平台官方版V7.9.35-XDA手机站 版权所有  备案号:湘ICP备2023000761号-1

搜索